禄婶鸡煲 - 汕头店 LIKESOME CHICKEN POT - SHANTOU
拥有“她”性格的香港打边炉
一提到港式火锅,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港产片中怀旧化的用餐场景。
一群人坐在庙街牌坊中围着热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
香港是密不透风的concrete jungle,喧闹,逼仄,拥挤。
在这个步调匆忙的城市,各样东西都略显急促,会给初来乍到的人一种冒失之感,这并不是一片禅意的土壤。
拥有多元化的灵魂,充满市井气息的生活,才正是令这座钢铁森林充满温度的因由。
港式火锅以食材真材实料,口味口感上乘,在火锅料理中早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前期的品类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潮汕地区在港式火锅的品类市场中是空白的,
于是我们针对港式火锅在潮汕地区做出消费者认知调研。
在市场分析中我们获知:喜爱吃火锅的消费者普遍年轻化。
而年轻的消费者对价位的接受度相对宽容,如果该品牌出品口味佳、品质好、环境好的话,他们愿意为此而买单,
不会过分在意价格,所以,我们对“禄婶”的品牌定位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
香港风味不仅仅体现在街道上到处悬挂的霓虹招牌和充满川流不息人群的街景,
更具有香港当地人文特色的,是香港的繁灯闪烁下的市井生活。
▲通过市场化的数据我们给出了一个人格化的清晰定位——“禄婶”。
我们对“禄婶”的愿景,是希望“她”能够凝聚社区,并具有服务大众的力量。
通过时间的积累让禄婶的性格和禄婶做的鸡煲已为大众所知,
以品牌文化为驱动达到与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沟通,潜移默化地将禄婶的形象深植在大家心中。
▲“禄婶”所刻画的,是在香港繁华的背后,普通人的市井生活场景。
她就像是一位可能存在于每个人身边热情洋溢的老街旧邻,身边都是一群相交有年的老朋友,
平时喜欢在空闲时间与街坊邻居开一台麻将,老说自己逢六必赢,行事喜欢看看黄历,平日喜欢拜拜神明,虔诚有信仰。
基于这些,“禄婶”这个充满市井气息的人格化形象就自然而然的映现出来了。
禄婶是一个散发着喜剧个性的人物,既活泼也充满了个人特点,
顺应“她”的性格特征,我们用版画以一种夸张形态将她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
在字体上选用宋体和楷书做结合,融合现代主流的设计趋势,用最直观的方式将字体与禄婶人物结合,标志鲜明而独特。
▲用布局、建材饰品,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感官。
我们从禄婶的生活中寻找出一些她身在其中而不能感知的平常画面,在禄婶里置放了很多关于香港旧时代的元素。
▲身处在那个时代场景里的人从不觉得特别,而我们却能在其中找到惊喜之处。
▲只要看到这些空间元素,大家就能知道:这就是禄婶会穿梭其中的场景。
▲在闸门前在闸门前短暂停留,望向楼下川流的人群和火锅上冒出的缕缕热气,也能追忆当年与友邻互相招呼的热络片段。
▲用朦胧的玻璃,复古的铁栅栏,做出隔断和区域的划分,使空间紧密而不失舒适的联系起来。
▲不能怠慢每个细节,禄婶装饰灯具都是定制而来的。
▲无论从光线,乃至亮度,都是经由我们的精心调适,力求在每个细节上把场景渲染到极致。
▲在老式光管灯的投射下,每个人,每道菜,都能融入香港旧时代的场景,成为食客们在热闹欢腾用餐时最合适的场景布景。
项目落地以来,从餐厅前的门庭若市,进门后顾客所享受到的“禄婶”式服务,
用餐中的还原复古港味的场景和餐厅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
都和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在脑海所呈现出关于“禄婶”的美好蓝图高度一致。
不喜欢自我剖白的都市人,给人距离感的餐厅布置,是无法让人放松心情拉近距离的。
无论多么爱吃的食物,多么爱去的餐厅,到最后大抵与一些过往回忆和情感经历相重叠,
这也将让我们产生出更多关于味觉上的体验和情感上的感触。
大诚当道希望,来禄婶的客人,也能对其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感受这惹味又幸福的港式火锅。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